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积极打造文化高地,建设文化强区

时间 :2019-11-19 10:28   作者:   阅读次数:

2018年以来,建安区坚持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的有力抓手,作为推动全区域、全方位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初步形成了符合建安区实际、有特色、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创建工作规范有序推进。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研究创建工作,优先安排资金保障支持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加大创建宣传力度,组织宣传队进社区、进村庄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区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在村级探索实施“三大员”工作法,由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文化管理员、配备专职文化协管员、文化活动骨干担任文化辅导员,充分发挥不同层面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文化创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文化设施建设初见成效。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建成投用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国家二级图书馆1个、智慧阅读空间5座、电子书借阅服务点15个。整合闲置资源,加强综合文化站建设,目前,已达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5个,达标率100%。规范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四室及硬件设施,全区共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71个、达标316个,达标率82.7%,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米”。

文化供给能力日益提升。通过送戏、送文艺下乡等活动和三国文化旅游节、北海大舞台等平台,传播优秀文艺文化。2018年以来,累计组织大型文化活动52次,舞台艺术送农村演出460场,公益电影放映5000余场次。组建村级文艺队伍近756个,每年举办各种文体活动近6000场。创作演出了《第一书记》《懒汉脱贫》等文艺作品,其中《扶贫》《报账》等11个作品参加央视节目录制和播放,《上门女婿》荣获省曲艺最高奖“牡丹奖”金奖,有力提升了文化供给能力。

建安文化名片更加靓丽。以打造三国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为抓手,谋划建设了“许昌人”遗址公园、华佗祠周边开发等文化项目。档发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河街腐竹传统制作技艺、杜寨书会、艾庄“铜器舞”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艾庄“铜器舞”入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推荐名单;重新编排了五禽戏、社火等传统文化项目,并融入地方史和文体教育。将艾庄铜器舞技艺传授给许昌舰官兵,现已成为许昌舰官兵外出交流的保留节目,使建安文化走出河南、走向世界,成为建安区新的文化名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