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在2018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 :2018-03-06 16:22   作者:   阅读次数:


 

在2018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 孟照阳                                                                                                                        

(2018年3月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传达省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工作会议和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18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工作任务。刚才,宇平同志传达了省里有关会议精神,清立同志通报了2017年我市获得的市级以上奖项,会议还印发了各县(市、区)2017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18年工作安排,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工作经验,希望各县(市、区)、局直各位要相互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2017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2017年是我市文广新系统硕果累累、可圈可点的一年。一方面中央、省、市对文广新工作高度重视,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经过大家的辛勤努力,整体工作成效很大。我们谋化的一些项目顺利推进:以全国中部省区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取得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书香许昌”建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两部大戏进京演出;许昌市荣获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市;全省百城提质文化建设推进会在禹州市召开;在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上我市作典型发言,赵素萍部长对我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经验作出专门批示,要求省局对许昌的经验再深入挖掘总结一下,可以在全省借鉴,并报全国“扫黄打非”办做一期专报等等。可以说,2017年也是历史上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一)文化项目谋划实施开局良好。市局谋划的许昌市文化艺术中心、融媒体产业发展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灵井“许昌人”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被列为我市2018年60个重大专项,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建设指挥部,目前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正在加紧编制,遗址发掘区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许昌广播电视台中央大厨房——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建成投用,规格和规模名列全省地市台前列;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合作打造了“互联网+三农+广电”服务平台,“喜买网”许昌运营中心运行良好;电视台成立的许昌广电同方数字电视公司、电广传媒公司投入运营、效益明显;广电融媒商务发展有限公司跨境电子商务已正式营业,各项业务进展顺利;灞陵桥4A级景区创建扎实推进;配合曹魏古城修复建设,提前介入文化业态布局,曹操生平馆、建安文学馆、许昌名人馆陈展工作进展顺利;支持指导市烟草局依托许昌英美烟草公司旧址筹建许昌烟草文化博物馆,目前建筑维修已全面完成,布展内容正在设计;禹州市通过PPP模式大力实施神垕老街修复工程,大量古民居得以修缮保护,古街历史风貌得以恢复重现,在去年钧瓷文化节期间顺利开街,成为神垕古镇最靓丽的文化名片;建安区文化艺术中心、襄城县文博中心的装修布展工作正在加紧规划设计,长葛市博物馆和科技文化图书馆、鄢陵县博物馆、禹州市科技文化中心等一批县级文化场馆建设也在积极推进。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去年初市政府印发了争创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第四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过不到一年的精心准备,2017年12月,在全国创建资格评审中,我市以中部省区(10省12个申报城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创建资格,创建工作迈出关键性一步;襄城县和市群艺馆的“魅力许昌·相约周六——古都新韵艺术秀”广场文化活动正在积极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一年来,全市文广新系统聚智合力,以此为抓手和载体,全面贯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着力推进文化场馆建设,创新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切实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共开展各类大型广场文化演出230余场,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3558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5380场,红色文艺轻骑兵十九大基层巡演13场,送文化下乡进社区18次,戏曲进校园演出200余场,受益群众达到500多万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已建成1759个,占总任务的7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程度提升。

(三)“书香许昌”建设亮点突出。坚持把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许昌”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有力抓手,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推进“书香许昌”建设的意见》,谋划实施了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工程、乡镇办图书分馆全覆盖工程、农家书屋创星工程、阅读推广队伍建设工程等全民阅读十大工程,在市区建成了12座智慧阅读空间、41个诚信阅读漂流屋和90台电子图书借阅机,打造了中心城区15分钟电子图书阅读圈,“书香许昌”建设走在了河南省的前列。2017年12月12日晚,央视新闻联播以《百姓小事即大事 细微中见获得感》,对许昌市着力打造15分钟电子图书阅读圈进行了报道,中国文化报也作了题为《满街溢书香 城市增内涵》的报道。此外,新华网、光明日报、河南日报、许昌日报等10多家媒体网站也进行了宣传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四)戏曲文艺创作展演成果丰硕。先后创作排演了《灞陵桥》《燕振昌》《梨花寨》《好儿媳》《智审荀俯案》等大戏剧目10多部,小戏、小品20多个,在全国、全省艺术赛事活动中荣获40多项大奖。其中,豫剧《燕振昌》荣获河南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第七届黄河戏剧节金奖,在全省巡演260多场,并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基层院团进京巡演;豫剧《灞陵桥》入选2017年河南省中原文艺精品重点项目,荣获河南省第十四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并赴京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豫剧节。《燕振昌》《灞陵桥》两台剧目先后进京演出,创造了许昌戏曲发展史新的里程碑。在聚力精品创作的同时,积极组织文艺赛事、文艺活动,举办了“放歌新时代”文艺巡演,许昌市首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第七届戏剧大赛和首届“唱响许昌故事、舞出许昌魅力”广场舞大赛;高标准完成了“许昌舰”列装文艺慰问演出;结合“中秋节”、“春节”等传统佳节,举办了诗歌朗诵会、春节联欢晚会、戏曲晚会、相声晚会、新春笔会、文化大庙会,配合三国文化旅游周,举办了“好戏连台”、景区情景剧演出等文化活动。 

(五)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市政府出资500万元设立了许昌市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引导资金,批准成立了许昌市文化投资公司;2017年8月又申请成立了许昌市文投传媒有限公司,11月在示范区核准了许昌文创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始探索以实体园区为基础的文化企业孵化器发展新模式;制定并报市政府印发了《许昌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开始启动实施“六大工程”;积极搭建文化企业集聚平台和宣传推介平台,建成了许昌市文化产业网和虚拟文化产业园区,实施了百家企业、百家产品、百家名人等“文化百家”入驻活动,签约文化企业200多家,已有30多家商家入驻网站电商平台“美好商城”;组织开展了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征集、文化创意大赛,筛选知名文化企业和单位参加河南省2017中原文创之星大赛、河洛文化大集和中国(深圳)国际礼品展,取得良好宣传展示效果;积极推进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有5家企业申报第七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7家企业被评为许昌市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规模实力、发展速度综合排序中,我市位居全省第二位,连续两届荣获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市。

(六)广播电视宣传播出再创佳绩。许昌广播电视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策划了《走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我们在努力》《喜迎十九大》等五十多个专题专栏,为许昌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年安全播出继续保持“零事故”的良好记录。广播、电视外宣创优取得良好成绩,许昌电视台在河南电视台发稿750条,在《河南新闻联播》发稿221条(头题17条),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二名;在央视播发稿件30条,其中央视《新闻联播》3条,全省城市台新闻评比共有7件作品获奖。许昌电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87篇(头题3篇),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发稿455篇(头题23篇),发稿总量居全省第三,头题居全省第一,全省优稿评选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获奖总量居全省第一,其中《迎英雄回家》获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是全省广电系统唯一获此奖项的作品,也是许昌广播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

(七)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稳步提升。编制完成了《许昌市区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在全省是首个地市级区域性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将有效指导今后20年内许昌市区的文物古迹保护与展示利用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文物考古勘探前置工作,2017年11月起将建安区考古勘探工作正式纳入许昌市区范畴统一组织实施。实践证明,考古勘探工作前置不仅有利于文物保护,而且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建设单位与考古勘探单位之间的矛盾,极大提升了文物考古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拥护,省文物局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推广。去年,市区文物、国土部门协作完成拟出让地块勘探项目48个,勘探面积290万平方米,完成抢救性发掘项目6个,出土文物100余件(套)。全市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明显,35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实现了挂牌保护,文物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连续实现了27个“馆藏文物安全年”。争取国家和省文物保护项目专项资金1809万元,申报上级专项资金再创新高,市、县级文物保护投入也持续加大,重点实施了三券桥、清流社学故址、张公祠戏楼和大殿、许昌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等文物修缮工程,以及许昌关帝庙技防、天宝宫防雷等“三防”项目。各博物馆、纪念馆、文物景区利用窗口单位的优势和影响,举办了《水韵莲城魅力许昌摄影展》、“祭孔大典”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及文化活动,各民办博物馆也不断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搞好开放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文博单位的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功能。另外,以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发掘为依托的“许昌人”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李占扬研究员被市政府授予“许昌市荣誉市民”称号;市局还编辑出版了《三曹诗文选集》和《历代文人咏许昌》。非遗宣传、展演有声有色,在晨报刊发《许昌非遗》22期,电视专栏播出《许昌非遗印象》35期,开展了“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遗网络宣传、第四届《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授徒技艺大赛、第二届传统技艺展演展示活动等;经过积极申报、遴选认定,全市又新增2名国家级、9名省级和65名市级非遗传承人。

(八)“扫黄打非”与文化市场监管不断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扫黄打非”工作。组织开展了“净网”、“清源”、“秋风”、“护苗”、“固边”五大专项行动,突出抓好了“两节”、“两会”期间出版物市场与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互联网低俗色情信息专项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行动10多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文化意识形态的安全;严格“八有一落实”的工作标准,全市共建成了“扫黄打非”基层网点2696个,“扫黄打非”进基层网络格局已初步建成。构建完善多措并举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大文化市场监管与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了农村演出市场集中整治、文化市场交叉暗访检查等,部署了打击“新闻四假”、依法治理“黑广播”等行动,并通过规范和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建立完善了文化市场与技术监管服务平台。2017年,全市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196人次,检查印刷复制企业3702家次,收缴各类盗版出版物5937册,删除网络有害信息70余条,先后查处了涉及网络直播禁止内容等案件9起;查处鄢陵县、禹州市未经批准擅自举办营业性演出案3起。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办理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经营案”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和综合执法规范案卷。

(九)文化扶贫工作精准发力。针对全市193个贫困村,统一组织成立了25支文化专业人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通过“文化+旅游”“文化+农产品”等形式,帮助贫困村做好“文化+”发展规划,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认真落实电视节目覆盖和广播电视精准扶贫任务,争取中央“户户通”工程补助资金1117万元,用于无线数字电视发展,新建的5座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基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广播电视通过有线、无线方式已达到全区域覆盖,保证了有条件的贫困户能够免费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另外,扎实做好了神垕镇南大社区、鸠山镇大潭沟村的驻村帮扶工作,为南大社区申请道路项目补助20万元,硬化社区内1.2公里主干道,建成了占地5亩的文化广场,成为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示范点。

与此同时,我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全市文新局、广电局合并改革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圆满完成,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增加编制10人,市、县综合执法机构全部实行参公管理,市财政增加能力建设经费120万元,实现了同城一支队伍,综合执法改革全省排名第二。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稳步推进,建立实行了“政务服务标准化”,市行政审批按期办结率达到100%,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并在全市推进放管服改革动员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去年市局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在全国文明城市复审验收、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考核工作中,市局分获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奖;信息工作取得市委信息市直部门第一名,政府信息市直部门第五名,河南文化信息省辖市第三名的好成绩等等。总的来说,2017年全市文广新系统各项工作都取得良好成效,有不少亮点和突破的地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包括在座各位同志在内的全市文广新系统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诚挚地感谢!

以上成绩虽然可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全省的位次还不够靠前,有些方面与其他地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一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建设步子较慢,基础设施建设与许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亮点不多、招数不新、示范性项目少;三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严重滞后;四是广播电视收入仍呈现下降趋势,创收缺少新途径,媒体融合发展不深入,综合效能还不明显;五是文化遗产资源展示利用程度不高,资源优势还没能很好地发挥;六是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网络文化市场监管仍然薄弱,“扫黄打非”工作全省排名位次仍比较靠后。另外,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市)28个,国家级文化示范项目6个,省级文化先进县(市)24个,省级文化示范项目24个,而我市仅有建安区、鄢陵县是省级文化先进县,还没有一个国家级先进县(市)和国家、省示范项目。这些问题有些长期存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有些是新时期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但都影响和制约着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准确把握新政策、新机遇,适应新变化、新需求,找到切实可行的破解难题、推进工作、提升效能的办法。

二、其他地市好的经验和做法

当前,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高度重视,各地都在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涌现出很多亮点,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学习、去借鉴。比如:在文化产业方面。一些地市积极谋划新型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文化产业园区,获得了大量扶持资金。郑州市2017年启动新型文化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额251亿元;组织19个文化企业申报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获扶持资金2095万元;文化企业数量达到17469家,实现增加值288亿元,占全省的23.8%;濮阳市已建成印刷创意产业园;商丘市总投资5亿元的大虞春秋文化创意园开工建设;平顶山市去年为3个文化企业申报了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同时争取到省级文化产业项目资金530万元。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各地一批大型文化场馆正在建设,文化设施更加完善,惠民服务手段新颖。郑州、洛阳我们不能比,南阳新的三馆建设即将完工,商丘、漯河、安阳也都建设了一批新馆;平顶山市“文化客厅”示范项目已通过国家中期检查,2017年建成1153个基层文化中心;安阳市全年建成1183个基层文化中心;新乡市全面推开“菜单式”文化服务,将过去“送文化”转变为群众“选文化”;焦作市的“百姓文化超市”利用“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的新型文化惠民模式,受到中宣部、文化部高度关注。周口市对全市156个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进行全面检查,并通报情况,对服务效能不高的开出整改清单,限期整改。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方面。加强保护是基础和前提,同时更加强调文物资源的充分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郑州市出台《生态保遗工程专项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利用文化遗址,建成3个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文化带、75处生态文化公园。洛阳市挖掘隋唐洛阳城和大运河洛阳段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推出了10条“博物馆之都”精品旅游线路,2017年争取国家文物专项资金1.9亿元。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方面。集中各项文化服务管理要求,整合资源,优化人员配置。平顶山市为每个村配备一名文化协管员,每月工资350元,具体负责落实文化、“扫黄打非”、文物保护、农家书屋、综合治理等各类基础公共服务职能,受到省厅局的充分肯定。在“扫黄打非”和市场监管方面。2017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年度考核,我省在全国的排名由第13位提升到第6位,一跃跨入全国先进行列,郑州市、焦作武陟县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省“扫黄打非”工作排名大幅跃升,主要是“五大”专项行动扎实深入,案件查办力度不断加大,紧盯大案要案、强化联合攻坚的综合效果。“扫黄打非”是为数不多的文广新系统在全国、全省排名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平安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这项工作应该引起各县(市、区)的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还要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各地市好的经验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不再一一介绍。

总的来讲,纵向看我市的整个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文物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横向比,与其他市相比,实事求是的说,仍有不小的差距。认真分析问题和差距产生的原因,这里面固然有不少客观因素,但很大程度上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我分析有这四个方面原因,与大家进行探讨。一是工作谋划不到位。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工作,在整体布局和推动重点工作创新性发展上做得还不够。事实上,文化工作更要讲究艺术,要有创意、有新意,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因此,必须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谋划推出一些接地气、合民意、受欢迎的项目或措施,用新的招数、新的方式吸引人、引导人、教育人。作为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善于思考、学会谋事,要开阔眼界,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注意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推陈出新。比如目前国家和省文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都建立有项目库,我们许昌、包括县(市、区)有没有项目进入这个平台里面,这就需要我们去谋化、去引导。二是各种关系处理不到位。文化工作主要职能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尤其是为乡、村提供的是无偿服务,应该受到各方面的支持拥护,但往往一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工作,却因各种关系沟通处理不到位而受阻,无法很好地进行下去,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开展文化服务更需要好的客观环境和政策资金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各种关系,一方面要敢于经常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取得理解支持,不要怕见领导;另一方面要和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到位,能够借势而为、借力发展。我们必须拿出些亮点、闪光点,按照有为有位的思路,并通过一些有效的工作,让群众满意、领导欣赏、部门认可。有了好的环境,我们的工作自然就一帆风顺了。三是宣传造势不到位。我们有很多好的做法和创新的地方,却因不善于总结、提炼、宣传,而没有推出去,只做不说,鲜为人知。实质上,文化工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特性,要求我们必须要学会造声势、讲“排场”,用这种形式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关注,尽可能多的增加我们的服务群体。加大宣传力度也是造势的一种形式,让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知道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从而引起他们的重视。默默无闻的工作、埋头苦干的精神是我们党提倡的工作精神,但就文化工作的特性而言,要提高服务效果,就需要我们放大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四是精神状态不到位。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个“精气神”,要有无论干什么都追求“干好”的那种意识、那种精神,这既是人生观的体现,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那种车到山前、船到岸,政治上不求进步,就无所谓的思想,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人的价值体现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现在网上都在评论专家的提法,现代社会已经从物质享受进入到精神享受的时代,成功、表扬、赞美、认可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享受。习总书记提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市委提出要发扬“三股劲”精神,都是要求我们要有好的精神状态,用实际行动追求人的生存价值。

因此,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深刻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找准症结所在,积极吸收借鉴外地市在某一方面的成功经验,创新思维方式、工作模式,打破一成不变的老习惯、老办法、老传统,出新招、用巧劲,树品牌、显亮点,推动全市文广新工作阔步前行,力争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省前列。

三、做好2018年重点工作

2018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中原文化高地、建设中原文化强市”总体目标,以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提升艺术创作质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主流媒体正面宣传导向能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和市场监管水平,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提升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保障能力,推动全市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三力”许昌、打造文化厚重之城、开启新时代许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重要保障。

2018年的工作要点已经印发给大家讨论,下一步将以正式文件印发。在这里我说明一下,市局确定今年在做好各项基础性、规范性工作基础上,要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省示范项目;二是加大新型文化业态招商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三是强化“扫黄打非”工作;四是深入推进“书香许昌”建设;五是推进灵井“许昌人”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各县(市、区)和市直二级机构也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你们的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抓好几个亮点。总的要求还是“规范性动作争先进,自选性动作出成效”。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服务大局为根本目的,着力提升广播电视宣传效力。一要着重加强舆论引导。要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重点做好“五城联创”、精准扶贫、环境污染治理等重大系统工程的宣传报道,在全市营造紧跟新时代、奋发有作为的良好氛围。二要切实抓好创新创优。要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节目结构化管理,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平台的新闻外宣工作机制,做精做深重大稿件,继续保持在全省头题和发稿总量的先进位次。其他各口也要抓好创新创优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把工作做实做好,创先进,拿名次,争优秀。要抓好栏目创新,品牌创建,通过有影响的栏目、耳目一新的节目来提高收视率、收听率。要进一步整合现有广播电视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三要积极拓展创收渠道。要利用好融媒体、新媒体宣传平台,并通过广播电视栏目的创新带动,增加广告收入;发挥新成立的电广传媒公司、融媒商务公司的作用,通过项目运作、电子商务、跨境贸易等,开辟创收新路子。市、县广播电视台要在抓好正面舆论宣传基础上,狠抓创收工作,积极转换思路,拿出有效的创收办法来,不断提高收入,为广播电视台的良性运转提供资金保障。

(二)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为中心任务,着力抓好艺术精品创作生产。一要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要研究制定我市的艺术创作计划,发挥市级创作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引导现实题材创作,继续推进常态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创作活动,围绕许昌特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中心工作,不断推出富有许昌特色的精品力作。二要组织开展许昌市第二届剧本征集活动。要面向社会征集一批优秀戏曲剧本,做好剧目储备;围绕省计划开展的拜祖大典和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等,做好优秀剧目的选送工作。三要积极搭建广阔的艺术展示舞台。要组织参加全国和省级的各类艺术展演及赛事活动,办好许昌市第六届中青年专业戏剧演员大赛和第三届专业器乐演奏员大赛,办好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晚会、诗词朗诵会等活动,落实好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周等重要节会或重大活动期间承担的文艺演出任务,为优秀作品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要充分利用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积极引进省内外戏曲喜剧表演名家,开展戏曲喜剧表演培训,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戏曲喜剧表演人才培养基地与艺术交流中心,为艺术生产集聚人才力量。

(三)以文化惠民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一要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法规,结合百城提质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渠道,推动全市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创建中,要注重把特色文化、传统文化的“特质”、“因子”、“符号”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破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中缺乏城市特色的困局。二要继续深入开展“书香许昌”建设。要做好18座智慧阅读空间建设、市县图书馆通借通还工程、农家书屋创星工程、阅读推广队伍建设工程、中小学生朗读大赛等全民阅读十大工程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阅读服务,打造“书香许昌”。三要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要抓好许昌戏曲展示馆建设及管理运营工作,将许昌戏曲展示馆建成市民看戏休闲、感受戏曲魅力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整合“百城万场”、“舞台艺术送农民”、“戏曲进校园”等群众文化活动及惠民演出,各地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等免费开放服务项目等,形成内容丰富、群众喜爱的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节目单。要继续抓好“魅力许昌?相约周六”广场文化活动,进一步完善机制、丰富内容、扩大范围,将其打造成全省全国知名的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做好“百姓文化云”数字文化服务相关工作,开展流动文化服务,鼓励支持各地举办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县县有品牌、乡乡有特色、村村有活动。要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进一步扩大市级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面。要深入实施文化精准扶贫,聚焦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四要加强绩效考核。大力推进市、县(区)文化设施规划建设,通过“两馆一站一中心”免费开放绩效考核工作,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二级以上标准,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80%以上。要通过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四)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作目标,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要认真落实许昌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要抓紧出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全市文化产业加快转型、迅速提升。要突出抓好三国文化、发制品文化、钧瓷文化、生态文化、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园区等六项重点任务,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扎扎实实地做好谋划的31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这31个项目是市政府出台的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中明确的项目,要尽快包装,力争能够进入国家和省里的项目笼子。要建立完善工作考评机制,加大监管督查力度,确保项目落地见效。二要多方搭建文化企业集聚平台。要谋划建设许昌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提升完善虚拟文化产业园,支持县(市、区)利用现有基础谋划设立文化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更多知名文化企业以技术共享、资本输出等方式入驻园区。要进一步健全文化企业名录库,扩大许昌文化产业网的影响力。要举办文化产业交流培训活动,文化产业招商活动,组织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以及文化产业投融资路演项目推介活动等,推动我市的文化企业“走出去”。要持续开展文化创意大赛,促进文创作品向产品开发转化,精选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礼品。三要加强文化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领域创业创新,发展演出演艺、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等业务,培养文化经营人才队伍。

(五)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为努力方向,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一要加强文物保护管理。要切实做好文物保护项目,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完成许昌关帝庙消防等10个国保省保“三防”项目和坡街关王庙大殿维修等10个文物维修保护工程。市、县(区)要落实本级财政资金,做好谋划的市级、县级文物保护与展示项目,做好国保、省保项目规划和方案编制工作,为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做好准备,利用有限的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撬动带动作用。要积极做好第八批国保单位遴选申报和第四批市保单位保护标志树立工作。要在全市范围推广落实市政府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划拨)前进行考古工作的措施和规定。要探索建立全市文物安全智能巡查系统,切实加强文物安全综合防范体系,保持全市文物安全的良好态势,确保实现第28个馆藏文物安全年。二要重视文物资源拓展利用。加快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高标准编制完成灵井“许昌人”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并分期实施,扎实做好遗址发掘区的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和拟建项目立项和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要认真落实《许昌市区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展开市区文物资源保护与展示利用系统工程。要创新文物保护模式,探索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利用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通过捐助修缮、认领保护等方式保护利用文物,并结合项目宣传调动社会各界保护文物的积极性,促进文物保护社会化。这方面,外省外地都有一些好的经验,要积极借鉴,勇于探索。在目前政府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这是实施文物保护的一种有效途径。三要抓好博物馆建设。要实施市博物馆、塔文化博物馆、杨水才纪念馆的陈展提升工程,做好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馆藏文物修复工程,指导支持各县(市、区)的综合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建设,支持烟草文化博物馆等行业博物馆建设,指导非国有博物馆加强藏品备案工作,进行整改提升。四要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播。要贯彻落实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推进全市非遗项目档案建设,编印出版许昌非遗书籍,持续做好《许昌非遗印象》电视专栏和《许昌非遗》晨报专栏,继续举办“名师出高徒”展演展示活动,开展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年度考评工作,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提升改造许昌市非遗展示馆,认定一批展示(传习)示范馆,提高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带动效应。

(六)以提升监管水平为重要措施,着力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一要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向纵深发展。要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持续开展好“清源”、“秋风”、“护苗”、“净网”、“固边”五大专项行动,确保形成“扫黄打非”高压态势。要聚焦网上“扫黄打非”主战场,积极做好“剑网”、互联网低俗色情信息等专项整治,完善网络监管各项制度措施,创新监管手段,提高治理网络环境和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的整体水平,提升对不良信息的监测和封杀能力。要完善“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机制,落实基层站点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工作水平。这方面,我前面已经讲了,这是今年全市文广新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直接影响全市的平安建设考评得分。市里今年将严格考评标准,年底总评后将得分排名直接报市委和市综治委,并通报到县(市、区)委和政法委,希望通过全年的努力,使我市的“扫黄打非”工作能够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二要不断强化文化市场日常监管。要加强演出市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重大案件督办,加强网络文化内容监管,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要组织开展文化市场“闪电”系列行动、交叉检查、重点时期集中整治等专项活动,积极发挥农村文化市场信息监管员的作用,建立健全监管信息月报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三要深入实施文化市场“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要规范“双随机”抽查程序,实现随机抽查事项达到执法事项的100%。在违规经营行为高发时段、多发地区,要提高抽查频次,对投诉举报多、违法经营行为多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经营主体,要提高抽查率,实行重点监管。四要切实做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要发挥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全市文化市场信用管理数据库,开展文化市场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公示,推行上网服务场所分级评定。同时要积极探索文化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在文化市场准入、执法监管、奖励扶持等领域推进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措施。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已顺利完成,如何落实同城一支队伍,发挥联动效应,提高执法能力,是我们下一步综合执法支队和各县(市)执法大队应该研究的问题,不能只有形式上的统一,关键是执法力量、执法行为的协调一致。

(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重要抓手,着力增进事业产业发展活力。一要落实好改革任务。要继续深化县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积极推进市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要按照要求,规范抓好理事会工作;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落实总分馆制。要健全文广新企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落实相关配套办法,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建立完善文广新企业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评指标体系。要深化新闻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文广新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二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统筹做好文广新系统立法、普法与执法工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服务型行政执法。要深化行政审批管理与服务,继续做好简政放权工作,促进行政审批规范化。三要加强信息工作。要发挥部门优势,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重点亮点工作的宣传,尤其是要加大对文广新系统推出的便民措施、惠民活动的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提升社会影响力,凝聚发展合力。要完善信息工作网络,健全工作机制、奖惩机制,实行积分制管理和报送采用信息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提高信息稿件质量和采用率,更好地服务事业产业发展。四是发挥好专家智囊作用。要把我市甚至国家、省里的专家积极引进到市文广新系统专家技术委员会中来,通过借智引力,提升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工作的决策和服务能力。同时,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专家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引领,不断提升文广新系统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市里成立有文广新系统专家技术委员会和各职能分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县(市、区)如果遇到业务上的难题,也欢迎向我们技术委员会的专家进行咨询。

同志们,2018年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步之年,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工作虽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但却使命光荣、意义非凡。全市文广新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齐心协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驰而不息的工作精神、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确保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奋力推动许昌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铸就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