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许昌 >  现代文学

驻村故事————钦 哥

时间 :2019-12-19 10:42   作者:李俊涛   阅读次数:

下雪了,水管冻住了,做不成饭,钦哥俺俩一块上街吃炝锅面。

来回的路上,他絮絮叨叨跟我说了很多。说他打工去过陕西、东北、新疆……今年挣了五千多块钱,要回来三千多了,还有两千多没要回来,老板做工程赔了,但也可能会要回来。说他有一年去开封打工,刚下车钱就被偷了,他从开封走到郑州,又从郑州沿着火车道往许昌走,前后三天三夜才走回家,三天三夜都没吃饭,只吃了一棵长在地里的白菜。说为了不让偏瘫的母亲睡尿湿的褥子,他买了1500块钱的被子,湿了就换。说母亲得病都怨他,他只顾在外边打工,让母亲在家干活,结果就累着了。说他和哥哥原本轮着一个人出去干活挣钱,一个人在家照顾母亲,现在哥哥也病了,他也出不去了……

钦哥五十出头,弟兄俩,哥哥叫大钦,他叫小钦。父亲去世得早,弟兄俩皆未婚配,与偏瘫的八十多岁老娘相依为命。他人很勤快,身体也结实,但因为是文盲,加上其貌不扬,始终没说上媳妇。他可能是有学习能力障碍,上了很多年学,但小学始终没毕业。算帐整数行,加个小数点就算不了,比如鸡蛋1元钱1个,88个他知道是88块,如果1.1元1个,他就算不来了。不识字,但经常到村部让我给他老人手机里的熟人号码标上名字,输到电话薄里。老人手机的电话薄有语音拨叫功能,一按某个键,一个尖利高亢的女声就开始报人名:书勤、胜利、赵闯、王伟、赵雷、占奎、光耀、国栋、杨彬……他似乎很喜欢听这个女的说话,手机里一嚷嚷,他就憨厚地笑了。

与他相反,大钦年轻时倒是聪明人,一直到现在还是村里的象棋冠军。大钦读书读到高中,成绩很好,据说是能上重点大学的。高三那年,大钦回家背了干粮,又坐拖拉机往城里赶。当年山路崎岖,行至半路,拖拉机翻了,大钦摔住了头,外伤好了,却头痛不止,学上不成了,人也有些愣怔,然后也一辈子没说上媳妇。

弟兄俩极孝顺,母亲患病多年,大小便失禁,没睡过湿被褥,没穿过湿衣服。阳光好的时候,就把母亲推到背风处晒太阳,做好饭端过来,一口一口的喂。支书赵书记怼村里一些不孝顺的子女,常拿小钦哥俩举例子:你看看人家小钦弟兄俩,你比他还难呢!钦哥母亲早年未患病时,哥俩出去打工,也把家里的房子盖了起来。母亲生病后,需要留一个人在家照顾,近两年大钦身体也经常不好,小钦也出不去了,家里的日子过得就有些艰难。

村里经常有人给山外的亲戚朋友送点柴鸡蛋,走家串户收鸡蛋的事都委托给钦哥。山村人住得分散,每家攒的鸡蛋也就是十个八个,收一篮鸡蛋常常要跑几个村,走很远的路。钦哥收鸡蛋是由卖家算帐,人家说多少,他就给人家多少钱。没人骗他,买主也会多给他十块八块,作为跑路费。

我也经常帮城里的朋友从他那儿买鸡蛋,一个多给他五毛,给朋友讲明了是献爱心。有一天,我从钦哥那儿预购了300个柴鸡蛋,当时就把钱给他了。第二天早上在村部门口碰见他,他手里拎着一小兜从镇上买的水煎包。钦哥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俺娘想吃包子哩。我们日常的早餐,却是他们母子难得的美味,我想起来心里就有点酸。

这个冬天下大雪最冷的那些天,村部水管放不出水,钦哥家里打有水井,他见天天一亮就给我拎去一桶清水、一壶开水,让我洗漱。村里还有个光棍,是个流逛蛋,有点钱就喝酒,打下粮食也换酒喝,没饭吃了就到钦哥家吃饭。村里人嫌那光棍不照路,劝钦哥别让他吃,钦哥说:就那一碗饭,哪能不让他吃。

也是这个冬天,村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王玉听脑梗住进了医院,需要村里找人照顾。王玉听有精神病,之前镇里的敬老院就不收,现在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去找敬老院,他们更不收了。村里作了难,想来想去想到了钦哥,去找钦哥,钦哥说:中啊,让俺哥去吧,我在家照护俺娘。大钦在医院照顾了王玉听十多天,刮屎接尿,最后是大钦看着他走的。

前两天接到钦哥的电话,说大钦身体好了,他出来在新疆打工呢,问我咋样,现在咋吃饭呢?说从新疆回来,就到许昌看我。

来吧,钦哥,我领去个好地方,咱哥俩好好吃一顿饭。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