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新闻 >  非遗保护

融入科技元素 搭上时代快车——许昌市非遗项目在文旅融合中不断传承发展

时间 :2022-11-01 16:08   作者:   阅读次数:

吃非遗、玩非遗、赏非遗、学非遗、购非遗,已经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形态。许昌市在实践中搭建各类平台,找准工作抓手,推动非遗项目在文旅融合中不断传承发展,让非遗产业在文化旅游融合的舞台上“活”起来、火起来。

长葛市:非遗+网络,让传统手工艺搭上“时代快车”。

长葛市南席小磨油制作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从原材料的挑选、加工到出油等10多个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工艺独特,制作精细,香味纯正独特,红亮清透。该项目传承人张民,作为老一辈的手艺人,多是采用传统的线下方式售卖。他的儿子张哲为了能更好的宣传和销售自家的石磨香油,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线下线上联动方式,助力石磨香油这个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推广。2020年,他开通了自己的淘宝门店;2021年,他又开通了自己的抖音小店。由于石磨香油是采用传统的石磨研酱、开水代法精制而成,故此凭借香油出众的质量与香味,在网上很受网民青睐,淘宝月销量能达到500多单。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他们还邀请当地抖音主播来现场带货,一个月销量超过1000单,月销售额突破5万元。

活化传承非遗   赋能乡村振兴

黄蜡又叫蜂蜡、蜜蜡,为蜜蜂腹部轮节状处之分泌物接触空气后凝结而成。黄蜡主要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品等行业,同时还应用于其它轻工业、农畜业及蜡染、地板上蜡、巢础、蜡碗等。长葛市大周镇和尚杨村生产黄蜡,历史悠久,影响广泛。2010年该项目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

近年来,作为长葛市的省级传承人杨旗,深入发掘和运用大周黄蜡制作技艺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题材和产品品种,优化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持续培养知名工匠,打造知名品牌,促进蜂蜡产业发展,在长葛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显身手。

2015年,长葛市颐恒健蜂业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年产销蜂蜡2000多吨,蜂胶40吨,花粉200多吨,蜂机具20多万套(件),红枣300多吨。公司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长葛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以推动产业化经营为方向,规范运作模式,创新服务形式,带动周边农民联合创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将蜂产品事业传承发扬,全力发展长葛市农产品事业。2018年,该企业占地700平方米包含3个大区、10个小区的智慧馆建成。通过展览景观材料、蜜蜂和蜂产品标本以及宣传片,立体展示长葛黄蜡制造技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突出黄蜡制作技艺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一个以蜜蜂为主题的综合性体验场所。

建安区:让非遗在与文旅融合中得到创新发展

许昌市建安区始终坚持“传承、创新、弘扬、发展”的理念,鼓励和支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浓厚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据统计,建安区现有非遗类企业14家。为推动非遗产业立足文旅融合的新形势新机遇,增强非遗传承内在动力,建安区每年都引导组织非遗企业参加各级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以表演类非遗项目为抓手,利用各级文化场馆阵地,开展好线上、线下各类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打造建安非遗活动品牌。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打造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在建安区非遗展示展销馆,开展集赏、玩、学、品、售于一体的文化活动,每周末在室外开展非遗展演活动,逐步对接省内外名人到场为本土非遗文化站台,形成“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等全新的非遗文化生态,助力非遗文化发展,提升非遗手艺人的营收。

建安区立足基层乡村蕴藏的丰富非遗资源,以非遗项目为抓手,以乡土民俗为支撑,设立非遗工坊,打造高品质非遗景区(点),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今年启动的社火文旅小镇,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对非遗项目进行“深加工”,突出特色民俗,挖掘非遗技艺,以“旅游+民俗文化”形式进行展演,传承与利用非遗技艺,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为非遗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初步形成了城乡文化旅游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各级非遗传习所、传习基地将积极开展非遗研学游、体验游等活动,打造新型旅游业态,为推动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元素、开辟新路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