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新闻 >  非遗保护

许昌地名故事之思故台

时间 :2023-08-14 17:20   作者:   阅读次数:

在刘邦与群雄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有一位转战南北、身经百战的勇将,名叫灌婴。他是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人,幼年家贫,读不起书,以贩卖丝缯为业。后投刘邦麾下,从征四方。他有勇有谋,指挥得当,每战必克,累建奇功,终于由一个小校步步升为有名的大将。刘邦称帝后,“赐益婴邑三千户”。复以破燕王臧茶及楚王信有功,高祖六年(前201)令“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阴侯”(汉初分许县西部置颍阴县,县城即今许昌市魏都区城)。黥布发动叛乱,灌婴在平叛中功绩卓著,又令“食颍阴五千户”。刘邦死后,诸吕作乱,灌婴与周勃、陈平合谋,平定了内乱,共立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婴由此被拜为太尉,后又晋升为丞相。灌婴武功显赫,只因读书太少,不通文墨,所以,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军队干部会议上曾有“随、陆无武·绛、灌少文”的话,这里说的“灌”就是指灌婴。毛泽东同志的话意是:为大将的人,不仅要重视修武,而且要注意习文,把自己锻炼成为文武兼备的指挥官。

民间相传,灌婴领兵为将时,曾屯军于颍阴城。他为了检阅兵马,炫耀武力,在城南郊一片高地上,修筑了一座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阅兵台,后人即称之为“灌台”,民间还相传,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后,常住颍阴城,每逢佳节率属下文武登临“灌台”昂首遥望家乡,饮酒赏景作诗,借以抒发思念故乡的情怀,故而这个台又叫“思故台”。明代嘉靖《许州志》载:“思故台,在州南三里,相传为汉灌婴所筑。”清代《雍正通志》上则说,灌婴死后就“葬在州城南颍阴故宅,旧有灌台”。此台历经沧桑,到清初时还有建筑物存在。据说台上有一亭,四周青砖包砌,边设曲栏,蔚为壮观。同时,因亭台位于林木葱茏的高岗上,常被云雾笼里,望之蒙蒙腾腾,寥廓隐约,如图似画,景色颇为迷人。由此,乾隆十年(1745)知州甄汝舟编纂《许州志》时,把“灌台凝雾”选为“许州十景”之一,并赋诗赞曰:“灌氏犹存思故台,蒙蒙雾縠罥污莱;此间不隐南山豹,登眺方知眼界开。”

还有一种说法,是“汉时灌夫思故乡而筑此台,故名曰思故台”。灌夫是颍阴人张孟的儿子,而张孟是灌婴的舍人,因他善于迎奉,甚得主子赏识,就改姓灌,叫作灌孟。灌夫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以勇武闻名。武帝刘彻时,任淮阳太守、太仆及燕相,后又免归。他家财累万,养食客数十百人。他的宗族亲戚倚仗权势,霸占田园,为害乡里,家乡的人编了一首童谣发泄对灌氏的不满,其谣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灌夫在朝与窦婴友善,而与丞相田蚡不和,他借酒醉辱骂田蚡。田蚡奏知朝廷,把灌夫以大不敬罪杀戮。所以,清朝道光年间许州知州萧元吉有诗曰:“荷戟收吴壁,归来一酒狂。空台谁故旧,挥座已荒唐。绿野花醒雨,清流草透香。童谣悲颍水,此意悟苍浪。”

民国年间,思故台上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东西两块高地被农民开垦种上了庄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地几被铲平,仅遗址还清晰可辨。今许昌市南关“思故台市场”,即以其址在思故台附近而命名。

~在刘邦与群雄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有一位转战南北、身经百战的勇将,名叫灌婴。他是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人,幼年家贫,读不起书,以贩卖丝缯为业。后投刘邦麾下,从征四方。他有勇有谋,指挥得当,每战必克,累建奇功,终于由一个小校步步升为有名的大将。刘邦称帝后,“赐益婴邑三千户”。复以破燕王臧茶及楚王信有功,高祖六年(前201)令“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阴侯”(汉初分许县西部置颍阴县,县城即今许昌市魏都区城)。黥布发动叛乱,灌婴在平叛中功绩卓著,又令“食颍阴五千户”。刘邦死后,诸吕作乱,灌婴与周勃、陈平合谋,平定了内乱,共立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婴由此被拜为太尉,后又晋升为丞相。灌婴武功显赫,只因读书太少,不通文墨,所以,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军队干部会议上曾有“随、陆无武·绛、灌少文”的话,这里说的“灌”就是指灌婴。毛泽东同志的话意是:为大将的人,不仅要重视修武,而且要注意习文,把自己锻炼成为文武兼备的指挥官。

民间相传,灌婴领兵为将时,曾屯军于颍阴城。他为了检阅兵马,炫耀武力,在城南郊一片高地上,修筑了一座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阅兵台,后人即称之为“灌台”,民间还相传,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后,常住颍阴城,每逢佳节率属下文武登临“灌台”昂首遥望家乡,饮酒赏景作诗,借以抒发思念故乡的情怀,故而这个台又叫“思故台”。明代嘉靖《许州志》载:“思故台,在州南三里,相传为汉灌婴所筑。”清代《雍正通志》上则说,灌婴死后就“葬在州城南颍阴故宅,旧有灌台”。此台历经沧桑,到清初时还有建筑物存在。据说台上有一亭,四周青砖包砌,边设曲栏,蔚为壮观。同时,因亭台位于林木葱茏的高岗上,常被云雾笼里,望之蒙蒙腾腾,寥廓隐约,如图似画,景色颇为迷人。由此,乾隆十年(1745)知州甄汝舟编纂《许州志》时,把“灌台凝雾”选为“许州十景”之一,并赋诗赞曰:“灌氏犹存思故台,蒙蒙雾縠罥污莱;此间不隐南山豹,登眺方知眼界开。”

还有一种说法,是“汉时灌夫思故乡而筑此台,故名曰思故台”。灌夫是颍阴人张孟的儿子,而张孟是灌婴的舍人,因他善于迎奉,甚得主子赏识,就改姓灌,叫作灌孟。灌夫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以勇武闻名。武帝刘彻时,任淮阳太守、太仆及燕相,后又免归。他家财累万,养食客数十百人。他的宗族亲戚倚仗权势,霸占田园,为害乡里,家乡的人编了一首童谣发泄对灌氏的不满,其谣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灌夫在朝与窦婴友善,而与丞相田蚡不和,他借酒醉辱骂田蚡。田蚡奏知朝廷,把灌夫以大不敬罪杀戮。所以,清朝道光年间许州知州萧元吉有诗曰:“荷戟收吴壁,归来一酒狂。空台谁故旧,挥座已荒唐。绿野花醒雨,清流草透香。童谣悲颍水,此意悟苍浪。”

民国年间,思故台上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东西两块高地被农民开垦种上了庄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地几被铲平,仅遗址还清晰可辨。今许昌市南关“思故台市场”,即以其址在思故台附近而命名。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