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天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新闻 >  文博天地

寻迹三国之曹魏时期的都城

时间 :2022-12-23 10:31   作者:河南日报   阅读次数:

曹魏时期的都城在哪儿?12月17日晚,河南省文物考古院院长刘海旺在寻迹三国讲座中给出答案。他说,曹魏时期施行五都制,有洛阳、许昌、邺城、长安和谯城五都,其中洛阳、许昌在河南境内。考古调查发掘表明,曹魏时期的都城洛阳在汉魏洛阳城内,曹魏都城许昌不在今许昌市区,而在今许昌市东南古城村一带。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汉献帝迁都洛阳为止,许昌作为一代帝都历时25年。魏文帝曹丕迁都洛阳后,仍以许为陪都。魏文帝曾10次“行幸许昌宫”。

刘海旺介绍说,汉魏许都故城位于许昌市东南20公里处古城村一带,张潘沟,也称曹操运粮河环抱古城。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周长约7.5公里,其城垣蜿蜒起伏。内城轮廓分明,高出地面约3米,基本呈方形,面积约1.44平方千米,每边各有一个城门,宽约6米,城外有护城河。内城西南有毓秀台,传为汉献帝祭天之台,高约15米。近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许昌汉魏故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城墙两段,皆夯筑而成。发现大型夯土基址三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

刘海旺说,汉魏许昌故城轮廓清晰、历史文献记载翔实,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对研究汉及三国时期魏国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出土的部分建筑构件“四神”青石柱础、“千秋万岁”瓦当是研究汉末建筑的珍贵实物。作为都城历史虽然短暂,但仍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都城之一。城市布局、规模、城墙都比较完整。在城内有许昌宫、景福殿、承光殿等,基本具备了都城的主要元素,是中国都城演变史上的重要一环。

洛阳是东汉的都城,曹丕称帝后,将洛阳定为五都之一。曹魏时期洛阳城是在东汉洛阳城的基础上营建的。东汉末年,洛阳遭到严重破坏。魏文帝曹丕在原来旧都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改建。新建的洛阳城不仅规模扩大,出现了一批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而且城市的基本布局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刘海旺介绍说,曹魏洛阳城其规模延续了东汉洛阳城南北长方形的“九六城”,城门12座,位置未变,但城门名称多有更改。主要城门和街道皆开三道,继承了东汉一整套都城城门和御街规制。曹魏洛阳城有许多新的创制,新修的洛阳宫位置、规模和形制布局与前代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新修的宫城正门称阊阖门,正殿改称太极殿,是一座居北居中的单一宫城。宫殿区还出现了以太极殿、乾殿、昭阳殿三组主殿南北纵列的格局。太极殿、昭阳殿均为东西三殿并列的建筑形式,是东西堂制度的肇始。魏晋时期开始在宫城东北设立太子宫,形成影响后世的东宫制度。曹魏洛阳城的形制结构代表了中国古代都城由多宫制到单一宫制重要转折时期的最主要特征,也是后世都城竞相模仿的样式,集中体现了“建中立极”“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制度。

长期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曹魏洛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多次获得重大发现。刘海旺说,除了都城以外,目前对三国时期河南境内其他城址考古工作还相对进行较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