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天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新闻 >  文博天地

河南许昌:一件红陶壶带你了解约8000年前古人的生活

时间 :2023-11-30 10:44   作者:   阅读次数:

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具,壶的造型多样,品种繁多,大小不一。你知道约8000年前的壶是什么样子的吗?在河南省许昌博物馆一楼展厅,陈列着一件石固遗址出土的红陶壶。透过这件精美的红陶壶,我们可以一窥古人的生活日常。

红陶壶是裴李岗文化的典型器物

许昌博物馆一楼夏都之源展厅陈列的这件红陶壶通高22.6厘米,口径5.2厘米,腹径14.8厘米,底径6.7厘米,重1公斤。“壶是古代的盛水器或盛酒器,红陶壶是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的典型器物。”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说。

裴李岗文化作为中原地区发现时代较早的新石器文化,因1977年最早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得名。

1977年春天,在新郑西北7.5公里的裴李岗,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种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的文化遗存,由于这类文化遗存以磨制石器为代表,因此被确定为新石器文化。

从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锯齿镰和大量陶器来看,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人已经掌握了谷物生长规律,并有意识地进行种植,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同时为了存放谷物,裴李岗人又创造出来一种新的器具——陶器。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陶器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三足器,如三足鼎、三足钵、三足罐、三足壶等,都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出土的陶器分两种: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是在陶土中掺有沙子烧制而成的陶器,可耐高温,像煮饭用的鼎、钵等。用单纯的陶土烧制的陶器呈红色,这种红陶十分细腻,如双耳壶、三足罐、三足碗等。

最初的陶器都是手工制作而成的,陶质疏松,烧成温度较低,容易破碎,但对人类而言,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人类改变大自然的一种尝试,是通过人类的智慧把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造。它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裴李岗文化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新石器早期文化之一,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空白,并对探讨仰韶文化的渊源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石固遗址出土的红陶壶 许昌博物馆供图

石固遗址文化遗存丰富

许昌博物馆一楼展厅陈列的这件红陶壶出土于石固遗址。除了这件红陶壶外,石固遗址出土的还有小喇叭口长颈斜肩双耳壶、折肩平底双耳壶等,陶器都呈现出红色、棕色或橘黄色。

“石固遗址是裴李岗文化分布的重要区域,出土有石斧、石铲等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石磨盘、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还有手制的低温红陶器等,标志着当时的许地已进入原始农业阶段。”陈文利说。

石固遗址的发现十分具有戏剧性。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经常在这里发现像铲刀、斧头一样的石块和像碗、盘一样红色、棕色或橘黄色的陶器。当时,其他人不在意,只有一位叫李兴隆的农民很感兴趣。1978年春,当地有关部门决定把石固遗址所在的这块高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小平原。当时,李兴隆和几位文物爱好者向国家文物管理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写了报告,最终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重视与保护。

1978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安志敏教授赶到石固镇岗河村,调查后安排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石固遗址进行发掘。石固遗址的发掘,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和文物工作者的关注。

到1980年年底,考古队先后发掘了4次,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内含裴李岗和仰韶两期文化遗存,底层为裴李岗文化,上层为仰韶文化。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共发现房基7处、灰坑282个、墓葬96座,出土了石、陶、骨、蚌、铜等器物11800余件。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典型器物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镰、管形骨器(骨笛)等。石固遗址中仰韶文化遗存最上边的一、二期堆积内涵特殊,在中原地区为首次发现。

考古专家认为,石固遗址是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共存的人类聚落遗址。后来,这里被正式命名为石固遗址,并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固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许昌博物馆供图

约8000年前的古人怎样生活?

“裴李岗文化的石器以磨制为主,在磨制技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石斧、石铲的刃部磨制得光滑、耐用,体型比较大的石磨盘和圆柱形石磨棒更能代表裴李岗文化的石器制作水平,成为裴李岗文化区别于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最明显的标志性器物。”陈文利说。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原始的建筑技术,彻底脱离了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生活状态。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先民们在建造房屋时,先在地上挖出圆形或方形的“土坑”,在土坑的周围和中央竖起柱子,然后用树枝、干草搭成窝棚,最后用泥土糊抹表面。因为这样的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所以称为“半地穴”式房子。

通过大量的墓葬发掘,证实裴李岗文化时期已有公共墓地。从随葬品看,男性墓多随葬石斧、石铲,女性墓多随葬石磨盘、石磨棒,反映出当时男女已有分工。

“从多处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当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定居村落,过着较为安定的农耕生活。他们用石斧砍伐田间的草木,然后用石铲翻耕土地,种植粟类作物。他们用石镰、石刀收割谷物,用石磨盘和石磨棒加工粮食。先民们已经开始饲养猪、羊、鸡、狗等家畜。”陈文利说。

《黄帝内经》记载:远古时期,先人们用葛藤搭建葛棚居住,编织葛床睡眠,用葛纤维纺绳织布、编葛鞋,用葛根充饥、医病。以葛天氏为首的部落首先取葛根而食,其次将葛藤采集、晾晒后清除外皮,提取出纤维,编结成布,再做成衣服御寒(在石固遗址中出土有骨针,是当时人们用以缝葛衣的用具)。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吃饭、穿衣是部落民众的头等大事。葛天氏既能用葛充饥,又能用其御寒,自然受到万民拥戴。声名远播后,有人称他为上天下凡的神人,于是,“葛天氏”的称号便产生了。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理想帝王,他治下的社会一直被古代君子们称为“理想之世”。《新编二十六史》记载:“葛天氏,其治世也,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意思是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不用教化就能让众人遵守礼法,被古人称为“理想中的自然、淳朴之世”。可以说,他缔造了中国最原始的“和谐社会”。

不少考古学者认为,葛天氏的传说与石固遗址在时间上是有重合期的,应存在密切关联。

如此看来,裴李岗文化时期先民们的生活还是很值得向往的,甚至连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曾自谓“葛天氏之民”。(许昌日报全媒体记者 毛迎 通讯员 吴艳丽 刘怿娴)

(原载于2023年11月17日《许昌晨报》3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