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档案,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建安区历史文化悠久,每一件文物、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档案,都讲述着历史的文明和时光的故事,构建着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了让人们从静默的文物、档案中,看得见鲜活的历史细节,触摸到过往生活的人间温度,感知探索之美、发现之美、文明之美,建安风编辑部联合建安区文广局、建安区档案馆,开办 “图说建安”专栏。从此刻起,让我们感受建安文化的渊远和神奇……
这里是一片丰饶的丛林,泉水清冽,飞禽走兽,无数植被覆盖着无垠大地。或是在某次集体狩猎的闲暇之余,一块大如杏核的鹿角经由某位远古艺术家之手精心雕琢,终于成为一只鸟的形状。它身体光滑,尾巴硕长,标上眼睛线的那一刻,似乎窥见了远古先民的生活原貌和智慧之光。
一万三千五百年后,这座微型鸟雕像于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这是继2007年、2008年出土8万至10万年前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细石器之后,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被评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2009年,微型鸟雕像于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
当我们注视这个长2.1厘米、高1.2厘米、厚0.6厘米的微型鸟雕化石时,不能不叹服远古艺术家惊人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他心中应是先勾勒出了鸟的形状,然后选取一块中等大小的哺乳动物肢骨骨干碎片,经过加热处理后精心雕刻。细看鸟雕整体采取研磨、刮削、切割、琢削等四种不同的技术,在物体表面留下了68个凹凸微小面,清晰的凿刻和研磨的痕迹显示了高超的技艺。鸟雕轮廓立体圆润,解剖特征明显,头部和尾部初具鸟类的形状。鸟身线条简洁流畅,形态完美,静中富有动感。翅膀部位刻线寓意羽毛,细致细腻,栩栩如生。
令人惊叹的还有鸟雕腿部的处理,艺术家显然已经熟练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采用稳定的底座代替双脚,眼部以横切平面作出了标志,点线面的均衡处理,达到了整体的平衡和谐,呈现原始质朴的美感,气韵生动流淌于“灵鸟”抽象轮廓。
“灵井鸟雕”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雕塑。作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我们从“灵井鸟雕”中释放出来的文化信息中,可以窥见这一时期“许昌人”的生活风貌。
那么,远古“许昌人“是怎样生活的?
在许昌博物馆,复原了当时“许昌人”的生活场景。远古时期,灵井一带有多处泉眼,泉水滋润着大地万物,植物繁茂,果实累累,吸引了各种动物。“许昌人”就在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狩猎、捕鱼、采集、制作石器和骨器,孕育了古老的文明。
“灵井鸟雕”是古人类图腾崇拜观念的最初反映。在中国史前文化中,鸟形象是一个被广为体现的题材。由于鸟类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先民们往往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而选择各种形态的鸟作为图腾。
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记载“帝尧之时,鸾雏来集,麒麟来游。祗支国献重明鸟,国人多刻铸鸟状以驱魑魅”。在灵井鸟雕出土之前,考古发现的鸟类雕像多出现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诸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以及石家河文化等。这只“灵井鸟雕”距今1.35万年,比中国艺术中鸟类的表现整整提前了8000多年,可能是人类鸟类崇拜的源头之一。
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的钻孔鸵鸟蛋壳。
从与该鸟雕同一层位出土的钻孔鸵鸟蛋壳饰物、赭石染料等遗物可以看到,这一时期“许昌人”的精神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他们开始把思维、观念与想象凝练、外化于这些物态化的产品之上,远古先民的宗教与哲学伴随着艺术与审美悄然诞生,人类童年时代的意识形态开始萌动。
“灵井鸟雕”既体现着旧石器时代晚期“许昌人”猎人文化的高度发达,也是农业文明起源的符号象征。
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的骨质软锤工具。
鸟类崇拜多与农业有关,丹鸟衔禾、象耕鸟耘常见诸史册。由于人类狩猎能力增强,破坏了生态平衡,整个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于是刀耕火种的农耕代替了垂钓布网的渔猎。而旧石器时代晚期则是猎人文化和农业文明交汇的时间节点,在灵井细石器层也发现过距今1万年前后的陶片,陶器总是与农业相伴而行。因此,“灵井鸟雕”的出现可能与农业的萌芽有关,一定意义上可作为农业起源的象征。
“许昌人”遗址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展厅以“灵鸟”外形为设计元素。
如今,一座以“灵鸟”外形为设计元素的展厅在灵井“许昌人”遗址公园停驻,远看隐逸低矮,近看似有灵动飞翔之势。这只带有远古神秘气质的鸟尊穿越了一万三千年,如同远古余音,让我们窥见了远古时代人类的智慧之光,感受到了许昌大地古老厚重的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