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许昌市艺术方面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局党组成员的指引下,艺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传承保护、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卓然的成果,在艺术活动展演举办等多项活动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这一年,全市艺术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不断提高艺术创作水平,推出优秀艺术作品,推动全市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我市在全省艺术创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这一年,《倒霉大叔的婚事》全国巡演。经过积极争取,《倒霉大叔的婚事》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实现了许昌大戏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的突破。巡演活动在许昌、周口、南阳、郑州、北京,石家庄六个城市开展。6月23日晚,在北京,在中国评剧院,82岁的任宏恩、79岁的艾立、76岁的汤玉英,82岁的乔俊明、79岁的刘彩霞等老艺术家与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中、青年演员共同给首都观众奉献了一场充满真情、亲情、友情、热情的文化大餐和视觉盛宴,实现了老、中、青三代同演一台戏,原班人马再聚首的可喜场面,让广大观众重温经典,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当五位老艺术家亮相舞台时,瞬间就点燃了观众们的热情,使这部经典现代戏又一次绽放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尤其是艾立老师,演出前一度就医,吸氧,身体极度虚弱,但他一登上舞台,依然是字正腔圆,诙谐幽默,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原定演出部分场次的他,竟然完成了整场演出。当晚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中国剧协副秘书长王春梅,原中国戏剧主编、著名戏剧评论家赓续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孔培培,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副主任、国家一级导演蒋洪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戏剧评论家谢柏梁,中国评剧院原院长、著名作曲家王亚勋、许昌市政协原副主席、著名剧作家、《倒霉大叔的婚事》编剧齐飞和首都观众朋友一起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又召开了座谈会,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倒霉大叔的婚事》,称其是现代戏里程碑式的作品。该剧1984年创排,三场进京演出,近40年时间演出6000余场,创下了全国地方戏曲演出场次之最,形成了罕见的艺术现象。
这一年,舞台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先后创排了豫剧《金色芳华》、曲剧《望母塔》等7部优秀剧目和小戏、小品、歌曲、书法、美术作品100余件。
这一年,艺术赛事精彩纷呈。中国第五届豫剧首次在许昌设立分会场,豫剧《石榴花开》入选第五届豫剧艺术节展演剧目,并荣获文旅部颁发的“优秀剧目”奖;大型现代戏《支部书记》荣获第十届黄河戏剧节最佳剧目和最佳乐队伴奏奖;小品《生命》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优秀剧目”奖。11名戏曲演职人员在“第十三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中获奖,5人在“第十届黄河戏剧节”中获奖。我市本土词作家许会锋创作的歌曲《杭州心跳》《杭州之约》《青春赛场》分别荣获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主题征歌“入围作品奖”;歌曲《返乡青年》荣获“喜庆二十大 共走富裕路”浙江省第21届群众音乐大赛“金奖”;歌曲《种子》《田野时光》分别荣获河南省“阔步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优秀歌词征集入围作品(共20首);歌曲《老兵》入选文旅部全国舞台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全国入选9首歌曲之一);组歌《边疆放歌》入选新疆兵团2023年度文艺精品创作项目。
这一年,文化惠民深入推进。全市共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3000余场,演出所到之处,人山人海,极大地满足了农村人民群众的看戏需求。同时,春节晚会、哈密文化中原行许昌专场演出活动、“乐享盛夏,国乐悠扬”古筝专场音乐会、许昌市第二届戏迷擂台赛、许昌市民乐新年音乐会、戏迷联欢演出、戏曲展播等100多场文艺演出活动让市民共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尤其是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实施的2023年“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活动,省、市专业院团在许都大剧院连演一个月,20场精彩大戏让市民过足了戏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