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团圆节,非遗进万家。疫情解封,游子返乡,久违的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年味又回来了,被老百姓放下许久的传统“绝活”又开始登台亮相,活跃起来。压抑的情绪在尽情释放,承载着中国人民情感的非遗成为了今年春节文化活动的主角。其间,“许昌百家非遗“闹”新春 热热闹闹过大年”主题活动,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非遗展示展演130余场,参与人数8000余人次,吸引群众145万余人次,充分展示了我市的非遗保护和发展成果,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增添了节日欢乐氛围,弘扬了传统文化。
“百家非遗闹新春”:今年春节做为疫情解封后的第一个春节,外出人员回家过年是今年春节的主流,年味和乡愁,成为过节主色调。1月31日、2月6日,长葛市举行盛大文艺汇演;2月4日-6日,鄢陵县廉政文化广场举办了迎新春·闹元宵民舞汇演;1月30日-2月6日,襄城县八七广场、县文博广场、秦寺村等地举办了各种非遗展演和民俗活动;2月5日-6日,建安区北海广场举办风华建安.悦享元宵活动;2月3日魏都区在区文化馆举办了猜灯谜活动。莲花灯舞、狮舞、老虎舞、肘阁、舞龙、秧歌、心意六合拳、旱船舞、周庄狮子爬天桥、艾庄铜器舞、大铜器、红拳、许昌弦歌吟唱技艺等120余项非遗项目参与其中,演出130余场,成为传统民俗活动的主角,吸引参观群众145万人次,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节日期间人民文化氛围。
“百场戏曲庆新年”:过大年,唱大戏,为积极响应市文广旅局“百场戏曲庆新年”活动号召,全市戏曲院团在节日期间积极开展戏曲进基层、进景区、进广场等活动。2月3日—6日,襄城县越调剧团在襄城县八七广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省级非遗项目襄城越调传统剧目展演;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三个剧团分别走进建安区、鄢陵县、灞陵桥、曹魏古城、敬老院等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展演活动;许昌戏曲艺术馆春节期间免费开放,2月份单数日组织戏曲为主的文艺演出,推出“想唱你就上”活动,积极与群众互动,吸引群众戏迷涌跃上台表演,活跃了文化氛围。节日期间,举办戏曲演出活动百余场,受益观众15万人次。
欢乐过年、许昌有“礼”。我市连续两年在网络平台推出“老家河南.许昌过年”——许昌非遗年货大集,精心打造春节许昌非遗礼物。1月13日,利用文旅许昌微信公众号推出许昌非遗年货,精心筛选出梨膏糖、清真糕点、王洛猪蹄、吴庄驴肉、禹州十三碗等30余种涵盖各种美食、传统工艺品的非遗年货开展线上展销,让大家体验家乡味,品鉴家乡传统美食。
庙会、书会,“会”“会”有惊喜。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许昌市灞陵桥景区连续举办春节文化表演活动,邀请众多非遗项目免费入驻景区开展展演展示展销活动,打造许昌春节特色庙会。正月十五,组织钧瓷烧制技艺、张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李氏正骨、筹音乐等10余个项目来到景区义演。正月初一至十六,在灞陵桥举行大型传统民俗项目打铁花,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前往观看,成为了许昌春节网红打卡地。“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可看万卷书”,做为传承3000余年的杜寨书会,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书会形式并传承至今,自2008年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以来,市区两级就积极保护和打造这一传统的文化活动品牌。正月十三建安区邀请40支曲艺表演队约110余名说书艺人来到杜寨村说书献艺,吸引周边群众20000余人前来观看,许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广旅局局长亲自到场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专场非遗活动,寓教于乐。2月2日,在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馆举办了“红红火火过大年——非遗展馆好看又好玩”活动,张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许昌面塑、陈氏皮影制作技艺等项目现场展示展演,吸引了许昌市毓秀路小学和文化街小学几十名师生参观体验,2月3日,在许昌市群艺馆演出厅举办了“我们的节日元宵--相声喜乐会”,由本地有名的首元相声社为群众表演本土相声,深受人们喜爱。2月4日—6日,襄城县在县文博中心举办襄城县元宵节非遗项目图文展,鄢陵县在县人民文化广场举办市非遗图片展,市非遗保护中心在灞陵桥景区庙会期间举办全市非遗图片展等。通过近距离的表演、展示、互动,向前来参观游玩的群众和游客普及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线上线下,彰显非遗魅力。春节期间,举办了“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系列活动,市非遗中心举办的“红红火火过大年——非遗展馆好看又好玩”和“非遗进景区 传承零距离”两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吸引市摄影家协会和知名抖音主播“小胖来了”等网络大V进行直播报道。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先后通过梨园春官方公众号、许昌时刻、许昌文旅云、百姓文化云等平台开展戏曲展播活动。节日期间全市共录制并在文旅许昌、许昌融媒等网络媒体平台及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上传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小视频30个,直播非遗展演展示活动10场,线上点击量达20万人次。借助现代科技实现非遗宣传传播,吸引大量的人群点击围观,展现了非遗无穷魅力。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多彩非遗活动不仅极大丰富了群众节日文化活动供给,又营造了欢乐节日氛围,又传播了非遗知识,使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娱乐中认识、了解非遗,扩大了非遗影响。
|